宫颈炎的发病原因

首页 » 常识 » 问答 » 问天上天,背后有什么黑科技
TUhjnbcbe - 2025/6/27 10:33:00

如果你有一个天文望远镜,把它的镜头对准太空中的中国空间站,你会看到两大两小橙色的光影。这便是空间站天和核心舱、问天实验舱的两对大型柔性太阳电池翼,在全球的航天产品中,其技术水平和功能性能指标名列前茅,是我国空间站不折不扣的“能量源泉”。

柔性翼收拢厚度只有18厘米

年4月29日发射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应用了中国首款大型柔性太阳电池翼,展开面积达67平方米,相当于一个标准单打羽毛球场大小。如今,这一面积纪录被问天实验舱刷新,它配置了2个单翼展开面积超平方米的“翅膀”,功率高达18千瓦,4个这样的太阳翼能提供空间站建成后三舱组合体80%的能量。

别看“plus版”太阳翼是个大块头,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的设计师严格控制了其体重,粘贴太阳能电池片的太阳翼基板采用超薄型轻质复合材料,对用来防护空间环境的胶层涂覆厚度也进行了严格控制。比起传统的刚性、半刚性太阳翼,柔性翼全部收拢后厚度只有18厘米,与一部手机的长度相当,仅为刚性太阳翼的1/8。只有严格“瘦身”,它才能与实验舱一起乘坐长征五号B翱翔太空。

减体重、减体积,但不减功能和能量。问天实验舱在轨运行后,搭载的天文、地理、生物、医学等各类科学仪器将陆续工作,同时航天员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能源,综合下来,三名航天员一天工作、生活的用电量预计为度左右,传统的刚性、半刚性太阳电池翼因其体积、重量、功率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,而柔性翼体积小、展开面积大、功率重量比高,18千瓦的电能在满足舱内所有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,也完全可以保证航天员在空间站中的日常生活。

让交会对接更精准

此次发射问天舱,是我国大型低温火箭第一次执行交会对接任务,对火箭的运载能力、入轨精度和发射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围绕任务特点,长五B团队通过一年时间完成全箭飞行可靠性提升工作30多项。

“就像人身上的肌肉,哪些地方该增肌,哪些地方该瘦身,需要通过针对性地锻炼形成一个更加完美的身材。”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五B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刘秉解释道。

为了更加精准、可靠地完成好交会对接,长五B团队主要做了优化射前流程、拓展发射窗口和提升运载能力三项工作。这样一来,火箭就能实现准点发射、准确入轨,将问天舱准确送入与核心舱共面、共轨的转移轨道。就像以前火车到站,乘客需要追火车寻找车厢,现在的高铁都是精准对标到地标。

从“追火车”到“乘高铁”,入轨精度偏差缩小为空间站舱段交会对接提供了更好的保障,但也对火箭的动力、结构和控制系统偏差控制水平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。

火箭不是孤立的,航天发射是火箭、发射场、地面等系统协同的最终体现。为确保大型低温火箭可靠发射,长五B团队将原来的零发射窗口拓展至2.5分钟。据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五B火箭轨道设计师王建明介绍:“‘窄窗口’点火可以提升火箭点火可靠性,但由于地球是不断自转的,为克服地球自转影响,则需要通过箭上具备起飞时刻偏差修正能力。”

点火后,火箭依靠更先进的制导技术不断调整弹道,直奔空间站。“就好比投出去的篮球能按照篮筐位置、球场风速、气流和温度等的变化,不断修正自己的前进轨迹,直奔篮筐而去。”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科普专家钱航说,“这有点像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,只是长五B这辆‘汽车’,重达数百吨、时速不可估量,要做到‘自动驾驶’可不容易。”长五B创新运用姿态控制增益优化和复合制导方法,从而提高了火箭姿态控制精度。

随着此次发射成功,长五B火箭试验队员暂时卸下了重担尽情欢呼、拥抱成功后的喜悦。但就如他们所说,每次发射成功后只能高兴两个小时,梦天实验舱发射即将到来,新的重任再一次落到了他们的肩上。

南方日报记者王诗堃贺达源徐勉

统筹:张志超

1
查看完整版本: 问天上天,背后有什么黑科技